怎样对待孩子实施挫折教育,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成长为不怕困难、百折不挠、乐观向上的人,并在将来可以稳稳地地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,已经成为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关心的话题。专家认为,挫折教育应该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。家长在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首先,家长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。
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不可能总是艳阳高照,总会有乌云和风雨,让孩子明白一个人不可能每件事都能做得最好,都能得第一。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,重要的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。家长也可以拿自己举例子:“你看,妈妈这件事情也没做好,不过没关系,以后注意,就可以努力做好。”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,最初就是通过这一件件小事,受到父母的潜移默化而逐渐形成的。
其次,家长要注意不要过分“替代”。
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会所陈会昌教授认为,孩子抗挫折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的大包大揽。在他看来,“高控”的家长必定养出依赖的孩子,而缺乏独立性的孩子往往在困难和挫折前面束手无策。因此,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并不是替孩子打点好一切,而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,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并在独立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建立自信,从而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。
再次,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发展。
直面和超越挫折的勇气是不可能凭空得到,而是需要从现实经验中一点一点地积累。所以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,比如小任务、小竞赛等,让孩子遭受一些失败和挫折,并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,这就会为他们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难和挫折奠定基础。但是家长在创设情景时候要注意难度不能超出孩子自身的能力太多,目标和要求的设定要适当,是孩子可以经过一定的努力达到的,否则实现目标太容易孩子很难获得成功的喜悦,太难又很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。
最后,家长,孩子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。
当孩子面临挫折和失败时,家长仅有鼓励和安慰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遭受挫折以后帮助他们找出原因,分析为什么会受到挫折,怎样才能避免挫折。这样,孩子才能逐渐进步,才会真正在挫折中奋起,才能一步步接近成功。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启发孩子运用自己的智慧,发掘孩子自身的潜力和资源。
当然,对孩子的挫折教育方法很多,只有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更好的。这需要家长在实践中慢慢摸索,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,家长既有把孩子置于困难和挫折中的勇气,也要有等待孩子成长和改变的耐心和信心。我们有理由相信:在一次又一次摔到又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的过程中,家长和孩子一样都会变得更有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