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理解别人的感受
心理学家指出,对情感的理解能力是决定学龄前儿童社交能力强弱的关键,对情感的理解能力越强,孩子越容易受到同龄伙伴的喜欢。
父母在生活中要及时关注和回应孩子的情绪,多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问题,然后诱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,理解别人的感受。当孩子间发生不愉快时,只有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痛苦,他才会感到内疚和懊悔,并诚心想做出补救。比如,如果孩子拿了另一个孩子的玩具,父母可以问问他,如果是别人对他做了同样的事情,他会是什么心情,让孩子想象另一个孩子会有多么难受。
二、遵守游戏规则
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:“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,具有与成人活动、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。”孩子之间的交往往往就是建立在游戏基础上的,父母平时可以通过简单的亲子游戏,教会孩子学会遵守规则以及分享与合作的技巧。
我们的孩子也许因为还不太能理解游戏规则,又或者因为好胜心太强,他们想越过游戏规则,通过走捷径的方式超过别人,这时候父母不要用“作弊”、“耍赖”这些词指责孩子,而是要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和口吻指导孩子树立公平公正的原则,或者对孩子说:“你想想,如果没有人按规则来玩游戏,那结果会是什么样呢?”父母要多肯定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的正确行为,并注意在他们即将偏离规则时马上纠正。
三、多结交新朋友
有的家长因为过度保护孩子,不太喜欢带孩子去“凑热闹”。其实,多带孩子去公园、广场等小朋友多的地方玩,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宝贵的社交演练。当孩子初次步入一个陌生群体时,可以教孩子询问:“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?”同时,父母要告诉孩子,被拒绝是正常的,我们可以找别人玩,或者稍后再试试。
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要自然而然地向孩子展示怎么和别人打招呼,而不是强迫孩子主动打招呼,因为强迫行为本身会给孩子带去深层次的心理压力。当着外人的面,我们也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。比如“我家孩子太内向了,不爱说话”等等,这样的言语不仅损伤孩子的自信,而且很轻易会熄灭掉一个孩子主动开口进行人际交往的欲望。
四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
心理学研究表明,儿童所指出的朋友身上最受欢迎的行为是友善、乐于助人等品质。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能够和同伴建立起牢固的友谊,就要身体力行地培养孩子的助人之心,鼓励孩子向身边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模仿父母而来的,如果父母经常帮助他人,比如帮别人照看小孩、热心为别人指路等,孩子看到父母热心助人的行为,自然而然就会在模仿中学会奉献自己的爱心。同时,家长不必在生活中处处扮强者,该“弱”就“弱”,让孩子体会到被需要的情感。当孩子伸出关爱之手,你就接受他的帮助,并将你被帮助之后内心的喜悦传递给孩子,使他感受到助人的欢乐。